转自:信息学院退休工作文摘简报12期
秋季养生之道 四条基本原则
【导语】秋分前后,气候逐渐由热变冷,人体内各种管道都在收缩和调整之中。为此人在秋季要常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同时服用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保健品,多吃芹菜、香菇、洋葱等食品,少盐多醋,这些都是预防人体“流通障碍”的养生之道。秋天到了,秋日养生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介绍给博友共享。
1、常节食,八分饱。
过去常有“抓秋膘”之说,秋天多吃水果食物,多长体重。现要走出这个误区。秋天切勿贪食增肥,进食过多过饱,增加肠胃负担,提高血脂血糖,有损健康。有专家测算,如果人常保持两分饥饿,其寿命可延长20%-30%,所以疾病是从嘴里吃出来的,人的寿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
2、常梳头,多搓耳。
常梳头、擦面、搓耳可以刺激皮下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保持面部红润和头脑清醒。耳朵是第二心脏,有30 多个穴位,常搓耳能激活经络,解除身心疲劳,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过去常说人老先从脚上老,其实行动迟缓是大脑衰老的表现。实际上,人老先从脑上老,健身先健脑,常梳头、擦面、搓耳保健头脑,是养生的基本之道。
3、常泡脚,搓足心。
秋天一场秋雨一场寒。人们刚刚过惯了伏天生活,对秋寒反应迟缓御寒不足。为此常调整衣物之外,每晚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通经络、抵御秋寒,促进血液循环、解除疲劳,起到吐故纳新的效果。常保持脚下热一点,头部凉一下,才能睡的香,吃的好。
4、常运动,重疏通。
秋日天高气爽,要经常到室外散步慢跑。提倡早晚各两千步,生命在于运动,秋天运动对人养生长寿更有意义。
科学家测算,人体内各种管道,包括消化排泄管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淋巴管等等,这些管道首尾相连大约有十万公里长,相当于绕地球两圈。这些管道每天都在运转疏通之中,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过几十年的使用,他们其它某部分很可能疏通不畅而引发疾病。管道不通,医学上称为“流通障碍”,可以导致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
秋分前后,气候逐渐由热变冷,人体内各种管道都在收缩和调整之中。为此人在秋季要常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同时服用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保健品,多吃芹菜、香菇、洋葱等食品,少盐多醋,这些都是预防人体“流通障碍”的养生之道。堪称秋日养生的四项基本原则,赠给朋友共识共勉!
(摘自http://wangyilog.blog.sohu.com)
秋季调养,抓住“食机”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要抓住“食机”进行调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今天,我们要抓住食用海产品的“食机”,秋季的鱼、蟹、虾、贝类正是肥美好时候,与此抓住时机滋补一下,从中不但获取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 最值得提的海产品中丰富的锌元素,这是为什么呢?秋季气候多变,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乙型脑炎等流行性疾病逞凶的时节,为了增加机体的抵抗能力,其中锌元素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它可以提升胸腺释放胸腺素,改进或提升T 淋巴细胞的攻击和歼灭病原微生物的行动,从而抵抗外敌的入侵,增进健康。锌元素参着与人体蛋白质与核酸的代谢。当体内锌元素含量过低时,易发生味觉、嗅觉障碍,记忆力低下,食欲不振或运动失调,可以导致慢性疲劳、异嗜和早衰等。
已往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适当摄入牡蛎、动物肝肾、花生、蛋黄以及坚果等获取锌元素,金秋盛产海产品的时节,从牡蛎、虾蟹鱼中摄取锌元素,可谓秋季与锌相约,即美食美味,又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免疫与抗病能力。
(摘自:http://www.12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