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复旦,诗韵如歌。4月24日复旦大学退休教职工朗诵社团在邯郸校区老年活动中心举办诗歌朗诵交流分享会,与会老师们以诗歌为舟,驶向心灵的远方。诗歌朗诵会由马波老师组织和主持。
王翊老师朗诵的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海子笔下的理想与希望,也是我们共同的期许。但这首诗是诗人海子的绝命诗。我们跟随王翊的声音推开诗歌的门扉,开启今天的诗歌旅程。面朝大海的辽阔,让我们听见生命的回响。每一段生命都是一首诗,陈欣老师用《用生命影响生命》告诉我们:当灵魂与灵魂相遇,诗意的火花,足以照亮人间。
柳湘华老师的《复旦校庆诗诵》,是在百廿复旦所表达的对旧日朋友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内在而纯真,抒发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良好的祝愿。从“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初心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坚守,复旦始终生长着自由的思想。《百廿复旦颂》蒋以琤吟诵的复旦岁月之树将带您走进文化底蕴深厚的一百二十年复旦。
高晓虹老师一首红色经典《七月的天空》包含激情的朗诵表达了人民对党的感激和对革命历史的回顾。王丽军老师的经典作品《春江花月夜》,抑扬顿挫的朗诵,带我们泛舟江上,看月光为流水镀银,听千年诗情在夜色中流淌,让我们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王正华老师的微笑,是穿透阴霾的阳光,带我们《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乐观的心态把诗人的情思推向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哲理。
梁宁菁老师的《六十岁而已》,让我们明白岁月或许会在额头刻下皱纹,但诗意永远年轻。只要心不老青春就永远不会远离;华莉老师用林徽因的温柔诗句赞美四月,以诸多意象为喻,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把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结合。
洪文君老师朗诵郑召利老师作品《哦,额济纳》,带我们策马塞外,在风沙与星辰中,触摸大地的苍茫与深情,吟诵三千年的守候演绎的故事。。唐华英、王翊、马波、陈欣老师朗诵马波的作品《丝绸之路·时光的交响》。丝绸之路这部无字的史书,穿梭大漠的浩瀚与沧桑,异域的风情绽放在丝路的每一寸土地,东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交融,聆听文明永恒的交响乐章。这两首诗是新创作作品的首秀。
唐华英老师朗诵舒婷的《致橡树》,以木棉的独立与坚守,为今天画下最铿锵的注脚——诗歌,让我们长成自己的模样。顾天珍老师朗诵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以平实语言传递了超越世俗的深情与豁达;最让人感动的是被保姆送来的行动有些迟缓的王玉华老师登台朗诵《我在等您》,不仅展现一个人对爱的痴情和执着,感动了在场的观众。
郑教授对各位老师的朗诵进行指导和点评,退休老师们从「时光」「自然」「生命成长」为题,从春日的希望到夏日的沉淀,从友谊与生活的哲思到苍茫与坚守的升华,形成完整的情绪弧线。在《百廿复旦颂》中融入校园文化,引发共鸣。
感谢每一位诵诗者,让文字有了温度,让时光有了重量。愿这些诗句如繁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也愿复旦的百廿文脉,在每一个热爱诗歌的灵魂中,生生不息。我们期待下次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