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由上海市高校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高校退管干部学习培训,在复旦大学工会礼堂顺利举行。来自全市30所高校的近150名在职退管工作人员齐聚一堂,进行为期一天的学习培训。
培训由上海市高校退管会常务副主任李玉华主持,复旦大学退休教职工工作处配合落实,处长周桂发简述了培训安排。上午特邀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彭希哲作题为“银发经济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题讲座,下午由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劳帼龄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消费:场景创新的政策赋能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度剖析。此外,还利用午休时间在复旦老年活动中心召开上海市高校文艺演出专项会议,近50名高校文艺工作负责人及文艺骨干共同商讨本年大型演出活动。
银发经济潜力迸发
养老服务能级跃升
彭希哲教授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紧迫性,并围绕银发经济潜力与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进行深入探讨。他指出,截至2023年底,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已突破568万,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基于我国老年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全国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测算,在中等增长方案下,到2035年,银发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将达到22%,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他强调,为增进老年人福祉,养老服务需多维度创新,一方面推动各种环境和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如上海近年来持续开展的“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上海市适老化改造(含产品和服务)“焕新”活动等, 为老年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养老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加快构建政府、社会和市场三方协同机制,贯通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类服务形态,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并提供健康监测、日常照料等一体化服务,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居家养老设施升级与护理人员培训。
面对未来,彭希哲呼吁深化职业培训与政策激励,以应对养老护理人才短缺的挑战,同时普及智能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等科技应用,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他提出,银发经济发展需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借助各种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构建“科技+服务”的可持续养老生态。
人工智能赋能消费新场景
政策与实践双轮驱动创新
劳帼龄教授回顾了AI的发展历程,聚焦人工智能与消费升级的深度融合,解读政策红利如何激活市场潜力,并分享实践路径。她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以旧换新”补贴规模已从1500亿元翻倍至3000亿元,重点覆盖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劳教授强调,AI正深度重构消费场景,智能家电从工具升级为“生活伙伴”,如薄壁冰柜容积提升50%,AR虚拟试衣、AI导购等技术带动B to C市场增长;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加速融合,工业品在线交易节推动MRO(工业品采购)领域数字化转型。电商不仅包括大众眼里的消费电商,还包括产业电商,且后者体量与潜力更大。
面对未来,劳帼龄呼吁完善AI硬件互联互通标准,以解决跨品牌兼容性的痛点,并透露适老化改造已纳入中长期规划,未来将重点覆盖健康监测、社区服务等领域,期待通过ETF、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AI消费赛道,以提升AI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她提出,未来三年是“AI定义消费”的关键窗口期,需以场景创新为核心,打通政策、技术与生态闭环。
本次市高校退管干部学习培训内容充实、案例鲜活,如同一场“知识盛宴”。培训组织周密、服务细致,从课程设计到后勤保障均彰显专业水准。参训人员普遍感叹信息量极大,干货满满,两位教授的精准研判和前瞻洞察,为日常退管工作提供了全新思路。未来,上海市高校退管会将继续深化此类学习平台,助力退管队伍能力提升,为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贡献高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