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最近更新
  • 最近更新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退休党支部和研究生第二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文字:乐音图片:乐音 王琦婷 孙睿珩来源: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编辑:贾浩2025-04-2410语音加载中

近日,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退休党支部、研究生第一支部、研究生第二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走进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参观学习,并举行“我与我的外国学生”主题座谈。10位退休教师与20余位研究生党员同学前往现场参加,10余位研究生党员通过线上会场参与座谈。

于漪老师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多项荣誉,并于2019917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亲授“人民教育家”奖章。这是共和国首次颁发“人民教育家”这一国家荣誉称号,于漪老师作为基础教育界唯一代表获此殊荣。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学科教改的先行者、素质教育的坚守者、青年教师思想的引领者、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泰斗。

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和杨浦区委、区政府共建,于202095日正式揭牌。中心面向全国开展研究、展示、培训、推广等工作,展现“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教育教学经历,揭示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内涵,宣传于漪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探索优秀教师成长规律和于漪教育教学思想转化与推广路径。在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战略视野下,努力打造成为传播新时代教育思想、培育新时代优秀教师的实践综合体,培养更多于漪式的好老师,助力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大家首先来到中心展厅进行参观。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深入了解了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教育历程和思想精髓。展厅陈列了她的大量手稿、教案、著作和教材,并借助全息投影、互动大屏、AI技术等多种方式,生动再现了她的童年故事与成长经历。于漪老师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是大家的“大师姐”,她毕生投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随后大家来到中心会议室开展“我和我的外国学生”主题座谈。中心孙睿珩老师对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活动是中心首次接待高校团体,也是首次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教育国际教师团队开展交流,将教育家精神“以文化人”的理念进一步延伸到“以文化外国人”,共同推动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几位退休教师还向中心捐赠了汉语教学、教育心理、文学等领域的书籍,退休支部书记盛青老师与孙睿珩老师代表双方举行了捐书仪式。

在教师代表发言环节,范毓民老师回顾了自己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8年四次赴美国访问的经历,讲述与美国师生交流的点滴,见证了40年间大国崛起的峥嵘历程。秦湘老师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教授的几届法国留学生故事他们后来纷纷成长为在中法交流中发挥重要桥梁作用的知华友华人士乃至在中法邦交事业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栋梁之才她认为,复旦的留学生教育见证了中法关系的深化和跨文化友谊的建立留学生在复旦遇到的师生情谊与良好氛围是他们对中国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纽带。贺国伟老师回忆了早年教授日本留学生商务汉语时发生的一次有趣“乌龙”。他强调实践对教学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他带领学生走进证券营业部讲授商务汉语,结果被周围的股民误以为是“股票专家”。他强调,教师若仅将其作为职业,只是凭借文凭谋生;若将其视为事业,则要胸怀奉献精神、热爱事业和学生。他号召大家学习于漪老师,担当起国际中文教育搭建人类语言沟通桥梁的伟大使命。

在学生代表发言环节,研究生一支部的余婉欣同学讲述了自己从高中起确立对外汉语志向、一路从学生到实习老师的角色转变,并提到在诺丁汉大学及英国爱丁堡孔子学院实习时的心得与收获。研究生一支部陈璐瑶同学分享了自己第一次走上中文教师岗位时所遇到的挑战、得到的治愈与成长,以及师生间“真心换真心”的珍贵情谊。研究生二支部的赵爽同学认为,自己与外国留学生之间是“互为老师”的关系,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在学院举办的中外学生语言文化沙龙系列活动中,中外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同时不断提升擦亮留学复旦的品牌魅力。

最后,退休支部书记盛青老师总结发言指出,学院培养了大批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或在一线教学或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为国际友谊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沈振辉老师忆及自己当年与于漪老师一家同住一小区的往事,感慨于漪老师的教育家精神对广大教师的激励作用。陈光老师发表感言,学院青年教师的努力与国际中文教育专业20多年来的历久弥新和与时俱进令人倍感振奋。他指出,国际汉语教师面对的教与学、师与生、语言与文化,这三组关系始终是教育教学中必须认真对待与不断探索的核心,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保持清醒与自觉,为国家文化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活动也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退休支部落实“牢记深情嘱托、学习先进典型、助力改革发展、献礼百廿校庆”主题工作的重要内容,延续了去年教师节期间退休支部举行“教育家精神”主题座谈会的传统。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学院退休教师与研究生们共同学习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感悟“人民教育家”精神。此次参观与座谈不仅推动了老一辈与新一代青年学子的思想碰撞与薪火相传,更为学院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未来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