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作者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信息学院)马波,在职时曾担任信息学院退管分会的退休工作联系人15年,退休后担任退休联络员一职,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为老服务工作。
退休教职工工作处(简称退休处)于3月26日邀请了曾经担任退休工作联系人超过10年的退休老师回学校参加座谈会,会间聊起往日工作中的所见所闻,马波谈及深具书法造诣的周桂发处长为复旦高龄老人赠送自创书法祝寿的事情,曾经以一幅字唤醒了信息学院的两弹一星功臣赵焕卿先生(1925年9月24日 - 2022年7月22日)。参会人员纷纷鼓励其将故事写下来,可作为案例激励退休工作队伍,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退休处与二级退管分会齐心协力,合作开展服务,为复旦大学退休教职工带来精神关怀。
2018年11月9日,信息学院曾发生一件事情。一幅字唤醒一位“90”后老人:
王兆永教授去看望赵焕卿先生,感觉赵先生比以往精神状态差了许多,连他这个多年无话不谈的老朋友都不认识了。他把信息发到了信息学院光科系微信群。
我和光科系于芳就赶紧带着这幅字和慰问品到医院慰问赵焕卿先生。刚到医院看见赵先生躺在医院的床上闭着眼睛吸着氧气,赵先生已经不认识前来看望的我们,我问赵老师:“您怎么不认识我们了,前一阶段您还发信息给我,我是马波啊!”赵老师摇摇头:“你们是谁?我不认识了!”我掏出了周主任写的“寿比南山”,雇工阿姨和我把赵先生扶起来穿好上衣,这时雇工走过来说:“赵老师和你们拍张照片吧!请你们托着他的后背。”于是,赵先生、于芳和我一起合影,赵老师非常兴奋:“感谢学校和学院退管会领导的关心!您是马波,谢谢您来看我,我们光科系还有于芳。”“她就是于芳!”“我就是于芳。”赵先生思路似乎清晰了一些:“我现在身体不行了!”“怎么不行呢?您前一阶段不是还给我发微信吗?您看学校领导让我把他写的字都给您送来了。我们等着给您过百岁生日呢。”雇工插话:“赵老师这段时间不玩手机了。”我说:“赵老师您看这幅字写着寿比南山,您一定保重身体!”赵先生又说:“我做不了什么事情了,你们那么忙还来看我。”我说:“您保重身体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支持!您不发微信我不知道您的信息,我们放心不下,这不就来了。您得经常发微信,不然大家都不放心。”
这时他的儿子赵欣和大夫、护士都过来了,大夫说:“今天老爷子这么精神。”我对主管大夫介绍:“这是复旦大学在两弹一星测试现场的功臣,拜托大夫对赵先生多加关照!”我和于芳询问了赵先生近一阶段的身体和饮食起居状况,又把退管会周主任的字挂在病房的输液挂钩上。这时老先生越来越兴奋,思路越来越清晰,又回忆起很多事情,他还询问了一些退休同事现在的身体状况。临走我对赵老师说:“请您用手机给我发信息啊!大家等着您消息。”
过了两天,光科系的退休老师徐克璹、应萱同、夏绍丰、赵有源、伍长征等老同事再次去看望赵焕卿先生,发现他已经可以坐起来了,他越来越精神,把以前好多事情都记起来了。
信息学院又给一些患病住院的老师每人卡里打入一些补助款。赵焕卿先生得知消息还专门发微信给我:“感谢学院领导对我的关心!”“马波老师,那天不是我没有认出您,是你太憔悴,我都认不出您来了,您是不是该工作太忙了?”赵先生还发来信息——“长寿实用的秘诀就是坚持”,每天都与我们分享他的所见所闻,我们祝愿赵先生健康长寿!
周主任的一幅字唤醒了赵先生,或许这就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关爱与物质赡养同等重要,尤其是退管会领导的关心,对这一代的老一辈的鼓励异乎寻常,组织依然没有忘记他们当年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退休老师们说:“周主任不仅是代表学校对退休老师的关心,更是代表组织的温暖。周主任做退休工作不但有高度更有温度,还有文化。切切实实把温暖送到退休老师的心坎里,遇到周主任这么关心我们,这是我们退休人员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