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薪火不熄,照亮前行。11月1日,“旦星永耀——人生回忆录”第六期项目启动会在复旦大学老年活动中心温情开幕。老干部党委书记、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处长周桂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段炼、上海市杨浦区就业促进会会长夏立城校友,与参与第六期活动的经济学院华民、周伟林、戴炳然,生命科学学院杨金水、顾凡及,体育教学部何建,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邵丙铣、顾昌鑫,后勤服务公司钱志康,物理学系沈元华,微电子学院赵文庆,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于建华,药学院方晓玲13位老师以及来自各院系的同学们齐聚一堂,以初心赴约,以温暖续写传承。

破冰启程:笑语声中初相识
活动伊始,第六期活动学生负责人、法学院2024级本科生田诗华向学生志愿者们介绍了项目概况及本学期的安排。随后,各小组陆续开展破冰活动。同学们围绕兴趣与经历展开自我介绍,在真诚的交流中拉近距离,在分享参与初心时找到共鸣。现场欢声不断,团队凝聚力悄然生根,为接下来与老教授们的深度对话奠定了温暖的情感基础。

方法引航:口述历史初体验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段炼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的专题讲座。作为口述历史领域的专家,他从学科发展脉络出发,阐释了口述历史“为历史失语者发声、补全文字记录之外记忆”的独特意义。围绕即将展开的访谈任务,他分享了一系列实用技巧:设计提纲应详略得当,提问宜采取开放式与渐进式结合;适当运用方言,可迅速拉近心灵距离;同时,他也提醒同学们重视法律与伦理问题,如录音授权与保密原则,并规范完成笔录与抄本整理。满满的“干货”,为志愿者们即将开启的访谈之路点亮了明灯。

结对传承,薪火初燃
培训结束后,师生见面会温馨举行。上海市杨浦区就业促进会会长夏立城校友在致辞中肯定了“旦星永耀”项目在传递长者智慧、培育青年责任上的深远意义,鼓励同学们“以真心换故事,以倾听悟人生”。老干部党委书记、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处长周桂发则回顾了项目前五期的丰硕成果,并介绍了第六期参与老教授的基本情况。他寄语同学们,在与老一辈复旦人的对话中,不仅要记录故事,更要传承精神,将那份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与学术理想,转化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动力。


随后,启动会迎来温情的高潮,学生志愿者们依次向结对老教授献上鲜花。老教授们笑容和煦,与同学们亲切交谈,有的关心同学们的学业方向,有的分享执教岁月的点滴回忆。一场暖心的交流,链接着两代复旦人之间流动的情感与精神共鸣。
共赴未来:以记录为约,让记忆永续
“旦星永耀”项目自2020年秋季启动以来,始终秉持“成长与传承”的初心,已成为复旦校园中一道温暖的人文风景。第六期项目将以一学年为周期持续开展,志愿者们满怀信心,表示将运用所学,耐心聆听、细腻书写;老教授们也期待着在与年轻学子的交流中,唤醒岁月深处的记忆,让往事焕发新生。










追光而遇,沐光同行。“旦星永耀”第六期已温情启幕,这不仅是一次跨越年龄的温暖相遇,更是一场复旦精神的接力与续写。愿在未来的相伴时光里,我们共同以文字挽留时光,以真诚传递力量,让那些闪光的学者风骨与生命故事,继续照亮后来者的前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