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信息学院退休人员工作文摘简报)
五谷杂粮的最佳吃法
糙米稀饭“刮”脂肪:糙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含量都很高,常吃能够起到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锌也很多,能够改善皮肤粗糙的情况。在做糙米粥之前,要先把糙米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与做正常的米粥一样煮就可以了。糙米粥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但是糖尿病最好不要直接喝这种糙米白粥,通常情况下,直接喝白粥,可能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增高。
高粱适合做点心:高粱米做粥做饭,都略显粗糙,但是磨成面粉做成点心,则细腻营养了很多。高粱米最适合做一种叫高粱粑的点心,就是把高粱米磨成粉后加入泡打粉、白糖、鸡蛋和适量水调到黏稠,揉成面团,把高粱面团按平蒸熟,下油锅稍炸,撒上芝麻即可。高粱粑对于一些胃肠功能略差的人来说不好消化,可以尝试做一些高粱羹,比如在做银耳羹或者玉米羹的时候放上一点高粱,可以让原本就很营养的羹汤增加一些丰润的口感。
薏米煲汤最滋补:薏米具有强筋骨、健脾胃、消水肿、去风湿、清肺热等作用。薏米对女性是非常好的滋补品,大量的维生素B1能够让皮肤光滑美白,还能起到抗子宫癌的作用。薏米性微寒,所以并不适合煮粥或者单吃。与一些能起到温补作用的食物一起煲汤就非常适合了,可以把鸡腿、番茄与薏米一起炖煮,不但容易消化,而且能起到非常好的滋补效果。薏米不容易消化,所以尽量不要多吃,尤其是老人儿童以及胃寒胃炎的人,吃薏米的时候一定要适量,不要多吃。
吃荞麦面条助消化:荞麦面条最适合的搭配就是用肉末和黄瓜一起凉拌,荞麦面性凉,容易伤胃,所以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泡得时间长一些,直到泡软,口感更好,也更容易消化。黄瓜可以让荞麦面更清爽不容易腻,而肉末最好采用羊肉末,羊肉温暖养胃,和荞麦是很好的搭配。
长寿不神秘 九成靠自己
知名集邮家屠松鉴先生今年96岁了,但他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中气十足,完全看不出已是年近百岁的老人。
屠老告诉笔者:影响健康的四大基本因素,一是父母遗传,占15%;二是环境因素,占17%(其中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三是医疗条件,占8%;四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占60%。也就是说,养生讲科学,长寿不神秘,若要寿而康,九成靠自己。
笔者很想知道屠老是如何“靠自己”的,便问起他的养生心得。他谈了三条:
1、注意家教 屠老出身书香门第,其外公之父是清代状元陆润痒,家教甚严,一直以儒学伦理教育子女,其母赐其八字真言:“正直善良,勤奋好学”,屠老为人处世始终将其作为座右铭。
2、心态平和 屠老一生有“四不”:不吸烟,不喝酒,不跳舞,不搓麻将;唯以疗疾救人为业,以收藏集邮为乐。他淡泊名利,退休后为人看病从不收钱;收藏生涯中,曾遭两次劫难,每次藏品损失过半,但他百折不挠,从头再集,终成大家。3、吃素为主 平时,他多吃素,少吃荤;水果常吃,食盐少碰。每天早餐是泡饭,白馒头,一杯酸牛奶,一个白煮蛋。中、晚餐,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绝不过量。
健康长寿的9大秘诀
世界美食网消息:科学家估计,人类的极限寿命是150岁左右(哺乳动物最长寿命等于生命成熟期的6倍,人类的平均生理成熟年龄是25岁),换言之,我们现在的平均寿命还没有达到一半。
中国人平均寿命为70岁左右,而邻国日本人平均寿命在85岁上下。是因为营养不良和医疗条件差吗?在过去是,但现在不是。国际肥胖病大会宣布,现在世界上(包括中国),胖死的人比饿死的人多!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健康和寿命的决定因素不是医疗条件(占不到10%),而是生活方式(占60%以上)。所以有句话是人的寿命跟腰围的大小成反比.
其实往往越有钱、有权或有知识健康问题越大,寿命越短。(因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很优秀,会自认为在别的领域,特别是健康领域,也可以是专家),国务院妇儿办和中国儿童中心的10城市调查发现:家庭收入越高,儿童营养越缺乏。中国肥胖率最高的人群是北京男公务员(60%),寿命最短的是知识分子(平均58岁)!
摆脱贫穷以后,健康的主要敌人是“富贵病”,即肥胖、“三高”和“三病”(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富贵病主要是生活方式病:热量过剩,营养不足。健康长寿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喝饮食习惯,实现最佳营养。
长寿的膳食原理是: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和抗氧化剂(维持新陈代谢和抗击自由基),避免不必要的热量吸收和燃烧(减少“糖化”和氧化)。通过饮食调整和控制,科学家在鱼、老鼠和猴子等动物的寿命延长方面,已经取得惊人的成就。例如,“瘦猴”比“胖猴”更长寿,鱼的寿命可以延长300%等等。
所以人吃出健康与长寿,要遵循以下九个长寿秘诀:
第一,喝什么 喝水喝汤,少喝烈酒、浓咖啡和含糖包装饮料,人是水做的,保持身体水的干净就是保持健康,人体的衰老是缺水的过程.
第二,吃多少 不要节食,早餐必吃(早餐是三餐最重要的,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每餐最好吃七成饱。
第三,怎么吃 烹调方法是能生吃,不熟吃;能蒸煮,不煎炒;能煎炒,不炸烤。(卫生素C和蛋白质等都怕高温,煎炸烤等会产生破坏营养成分且产生有害物质)
第四,多吃类 经常吃鱼类、海鲜、海藻、肉类、蛋类、天然油脂、坚果、种子、豆类、蔬菜、水果和菌类等食品,尤其是深海鱼(富含DHA和EPA)。
第五,少吃类 严格控制精制糖和淀粉。最好戒糖,少吃饼干、面包和精细粮食,控制土豆和其他高淀粉类食物。
第六,不吃类 避免坏脂肪,包括氢化油、高温油、地沟油以及转基因油;限制色拉油和调和油.
第七,避免类 尽量避免各种有害物质源(毒素),包括抽烟、污染、腌制食品、乳制品、激素、药品、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和食物变性等等。
第八,补什么 经常补充多种营养素和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A、C、E、钙.镁.硒、锌.铁等以及天然植物提取营养补充剂,平时多吃大豆、大蒜、西兰花、西红柿、生菜、菠菜、南瓜子和亚麻子等等。
第九, 做什么 配合适度有氧运动(例如每天快走30分钟以上),寿命可以延长(年轻)十年以上!
医学常识和身体保健
复旦大学费伦老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人体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理论被很多退休老师所推崇,因此我们准备分多次将费老师的观点介绍给大家,最后请费老师与我们一起座谈,为提高大家的健康水平作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完美的人体系统──一套内建的修复与再生机能;所有的疾病都是我们错用了身体的结果;我们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而是┅┅
计算机技术的启示
人体的电压是什么?
计算机技术是这个世纪多数人都能了解的,从系统结构来看,人和计算机有许多基本的架构是非常类似的。因此,我经常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个人计算机例子来说明人体疾病的原因。
现代个人计算机的电源供给器,都使用电子式的,打开操作手册中的规格,可以看到电压允许有上下百分之三十五的浮动。因此,一部额定电压为110伏特的计算器,当外界电源的电压下降到70伏特时,是允许额度中的下限,理论上个人计算机还可以正常运行 (当然品质太差的除外)。但是当电压下降到60伏特时,超过了下限,系统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假设磁盘驱动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工程师应该处理那个部份? 是电源还是磁盘驱动器? 答案非常清楚。
在电子工程师眼里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笨问题,一个受过基本训练的电子工程师,修理个人计算机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量量电源电压,很快的就会发现是电压的问题。等电压调到正常范围以后,再看看磁盘驱动器是不是还有问题。多数情形磁盘驱动器始终是好的,只要电压正常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如果相同的情形发生在人体上,就不再是一个笨问题了。磁盘驱动器就像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在这个例子我们假设是肾脏,用前面电子工程师修个人计算机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就大了。第一个问题是 “人体的电压” 是什么? 没有电压可以量,就没有证据说明是能量水平有问题,而各种证据又显示磁盘驱动器(肾脏)坏了,当然是修磁盘驱动器了,也就是修理肾脏。于是用上了各种治疗肾脏病的药,甚至还把肾脏割了换个新的都无济于事,很可能多数割掉的肾脏根本就是好的。(这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不过真实的医学就是这么做的)
由于至今医学上没有任何一个指针是用来测量人体能量水平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医学和电子学相比,还在尚未发现电压的年代,没有发现电压当然电子学也就无从发展了。
一切讲究证据是西方医学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在这个例子里,由于人类至今还没有能力提出证据来证明人体的能量不够,现代医学的原则是:不能用还没有经过证实的观念来诊断和治病。由于这个例子,有明显的证据显示肾脏的异常,在这种情形下,所有的医生都会认为是肾脏的疾病。
然而,医生花主要的精力治疗肾脏,很可能就像前一个例子中,电子工程师不调整电源电压而修磁盘驱动器一样的缺乏专业常识。可是在今天以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为逻辑的医学世界里,这样的思考逻辑,却像真理一样的被大家所奉行。尿毒症之所以成为不治之症也就理所当然了。
人体一定比计算机完美
现代的个人计算机,具有自我诊断和部份自我修复的功能。上帝设计的人体必定有更好的功能,套一句佛家的话语:这个创造所赋予的宝贵肉身,原本就万法具足,而配备着更精密的功能,例如自我治疗甚至组织再生的功能。
就像计算器的各种强大功能都对计算器的配备有一定的要求一样,人体的各种机能对人体的能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当能量下降到一定的水平时,组织的调节再生能力就大打折扣;再下降到某一水平时,自我治疗能力就失去功能;再下降则废物的排除能力、免疫能力都会逐一失去功效。
人类科技不断的进步,生活习惯也不断的改变。这些改变大多对人体造成直接或间接,或深或浅的影响。由于目前的医学知识对于人体仍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还无法查觉这些影响。
例如睡眠习惯的改变,很可能使我们占用了身体造血或自我治疗的调理时间。加上长期以来,我们用一知半解的医术来对抗疾病,有许多治疗的手段对身体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得人体的吸收能力受到很大的阻碍。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人体能量的下降,而使人体逐渐失去各种功能,造成各种各样的疾病。
就像现代个人计算机即插即用 (Plug & Play) 的简单特性一样,如果我们好好依照使用手册使用个人计算机,计算机应该不太容易出故障。同样的,人体具备了许多的功能,如果能好好依人体所设定配备的条件来使用人体,让人体原先具备的各种能力都能发挥,就能确保人体随时都拥有足够的能量,许多疾病就不会发生。就算生病了,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也会像个人计算机的磁盘驱动器自动修复程序一样,有能力自行修复大多数的损伤。
我们相信人体必定比他自己设计出来的个人计算机更完美,保持健康应该就像使用个人计算机一样简单,只要依照操作说明书,不要随便施以干扰,正确的使用就行了。我们多年来的努力,就是企图完成这一本人体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帮助大家更早的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身体。
关于血液检查的两个质疑
红血球数正常就不贫血吗?
每个人都有过验血的经验,通常是从人体抽取一定数量的鲜血,装入一个小试管,将这些血液送到检验室进行各种化验。最常做的就是计算血液中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数量。如果红血球太少,医生就判定你贫血;白血球太多,就判定你大概在发炎,再多些就判定你是白血病。
表面上看起来这很正规,这种检查也沿袭多年,好象都没有问题。可是,仔细想想问题可还不小。就拿贫血的判定来说,当红血球的数量不够时,医生就判定你贫血,如果少到危害生命时,就会用输血的方法来进行急救。所谓贫血就是说你的总血量太少,可是从几西西血液的测量就能得出一个人的总血量不足,这种测量真的可靠吗?
这种测量方法,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测量出其中各种成份的比例,用化学的名词来说,就是各种成份在血液中的浓度。这是一种定性的测量,可是却得出一个总量的结果,记得在初中学过的化学课程里,这是非常不合逻辑的。这种测量方法,就好比在统计一个广场中的人数时,找出其中的一百个人,计算出其中有六十个男人和四十个女人,从这个结果居然可以得出广场中有一万人的结论一样荒谬。
总血量是这些浓度和血液总体积的乘积,如果直接用浓度来代表总血量,那么就是假设血液的总体积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也就是说这种测量的方法系建立在假设 “人体的血液总体积是固定不变” 的基础上。可是从任何医学文献中并没有可以证明 “人体的血液总体积是一个固定常数” 的证据。一向讲究证据的西方医学,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坚持自己的原则,在这件事上就忘了该讲究的证据。相反的,人体的血管和所有的脏器的体积都是由很大变化弹性的物质所构成,从常识判断,人体的血液总体积应该是一个经常变化的数字。
血液中有很大一部份是血清,血清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水,因此,当验出红血球数太低时,也可以解释为血清太多。红血球数太高时,很可能这个人的血清太少,也就是身体的水太少、人太干了,这些检验数据并不能用来判断他的血液总量是多了,还是少了。
这种检查在普通人身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正又不会危害生命。可是在急诊室里,这种检查却经常决定了患者的生和死。因为,这个指针是用来决定患者是不是需要输血的重要数据。很可能许多患者只是因为身体的水份吸收能力太差,结果造成血清很少,即使血液总量很低,可是验血时的红血球数量仍很高,得不到应有的输血急救,因而失去了生命。
验血是各种检查中最基本的手段,如果这个部份有这么大的谬误,其它的检查又怎么靠得住呢?
血液中的废物多了,是自体的脏器机能转好还是转坏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净水是从自来水管中来的,废水是从水沟里走的,分得清清楚楚,人们对于进来的净水都非常注意,用各种方法来改善其品质,对于废水则任其流逝。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和我们的生活用水系统最大的差异就在于 “循环” 两个字,所有的血液都周而复始的反复使用,也就是说人体排出的污染血液和进来的干净血液来源是混在一起的。人体动脉出来的血液是经过清理后的干净血液,静脉则是用过的污染血液。用过的血液必需经过肝脏、肾脏的排毒和清洗,再经肺部将二氧化碳等废气排出,就成为干净的血液。
当人体的血液出现了废物增多的情形时,往往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人体脏器机能减退,排毒能力不足,留下来的废物就增加了;另一种可能是人体脏器的机能提高,使得脏器从身体内部清理出来的废物也跟着增加,就像家里大扫除时,垃圾量会大增一样。
这也有点像家中的水系统,当水管有水垢时,由于大部份水垢稳定的附着在管壁上,只有很少部份在水中流动,因此流出来的水仍然非常干净,但是当清理水管时,将管壁上的水垢打下来,这时水就非常混浊了。
人体也有类似的情形,当人体长年劳碌时,体力不断下降,脏器机能也不断减退,这时有许多人体应排出去的废物没有能力排出,多数会在体内各处堆积,只有少部份在血液中流动,这时验血的结果多数还算正常。当有机会休息时,人体血气能力增加,脏器的机能跟着上升,这时会将这些堆积的废物清理出来,经由血液进入肝或肾排出体外。在这个时候,这些废物必定在血液中输送,验血时就会出现不正常的数据,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谓 “生病迹象” 的证据。
因此,当体检数据出现问题时,可以确定这个人的身体状况是不好,但是却不能认定他的身体是在往坏的方向或好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这种问题的出现,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不能就以这些检验数据做为最终的判断。
现代医学中慢性病的治疗目标是追求将患者的所有检验指针都恢复到 “正常的范围” 里,这些治疗手段对于脏器机能上升导致各项检验指针出现问题的患者而言,很可能就中断了身体好转的趋势,阻止了脏器机能的上升,反而造成身体更直接、更具体的伤害。
从这两个验血的问题,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
今日各种慢性病之所以无法根治,依据这些有问题的检查方法得出的数据,所拟定的治疗手段,是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机体,所谓 “生化” 的另一层意义,就是人体是一个有生命的化学工厂,会随时因应内外在的各种因素自动调整其工作程序。因此,解读测量出来的数据,不但必须了解人体机能状态的好坏,更需要了解人体当时正在进行那些应变措施,人体处于不同的应变措施状态时,其检查的数据应当有不同范围的参考值。(待续)
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