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褚懿 摄影:褚懿
面对滚滚而至的银发浪潮,如何当好高校退管工作联络员,切实发挥好联络员服务与联系广大退休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担当起联络员职责,进一步完善我校退休教职工服务管理网络,加强退管工作联络员队伍建设,校退管会于5月14-15日举行了全校各单位二级退管工作联络员专题培训。
培训会上,校退管会副主任林丽就刚修订的《复旦大学退管工作联络员工作条例》(2013修订)作了重点解读。她说,本次修订《复旦大学退管工作联络员工作条例》,未作太大改动。这次将联络员设置的第一条中“退休教职工人数超过300人的退管分会,可设联络员2名”作了修改,对整个条例的文字表述也作了一一梳理。主要是要求各单位联络员按照校退管会的要求,遵照所在退管分会的安排,切实发挥好组织与退休教职工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力所能及地协助所在退管分会,做好本单位退休教职工的服务管理工作。
林丽还布置了2013年送清凉工作。校退管会从2012年起对“两送”工作施行了全覆盖政策,对重点关心人群实行了特别慰问。今年的重点关心对象范围,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丧偶且无子女者”和“获‘劳模’荣誉称号者”。同时,介绍了《复旦大学教职工重病帮困金实施细则》及运行情况。去年,共资助了6位困难老师,总资助额为22.36万元。本实施细则自去年5月1日起试行,至今一年试行期已满。自
校退管会常务副主任杨慧群通报了近期全校退休工作情况。四月份以来,(1)积极配合校人事处顺利完成了2013年上海市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调整工作;(2)对实施20年的护理帮困条例作了修订和改进。校退管会对全处进行分工,以保证能在第一时间对每一位新申请的老同志上门探望。参照卫生部标准制定了《复旦大学重病护理帮困金申请人照护等级评估表》,以照护等级决定帮困等级;(3)组织了部分退休教职工参加了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薛明扬作的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情况报告会;(4)老年学理论研究班赴崇明东滩参观考察了崇明老年大学,并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交流;(5)组织了老年社团负责人“社团活动研讨”;(6)组队参加了上海市退教协康乐体育活动系列赛事,如乒乓、太极拳、交谊舞、广播操等;
杨慧群专门通报了三月份开展的《独居老年生活状况调研》基本情况。据统计,截止至2013年4月,我校共有274位独居老人。其中,女性居多,占72%;独居原因以丧偶居多,占68%。从年龄段来看,70至80岁占64%;子女与老人不同住的占79.2%,子女出国的占22.1%。独居老人中有39位安装了紧急呼叫装置。
对于如何关爱独居老人后续跟进工作,杨慧群谈了些想法。她说,独居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实施定期适时的关爱和实际困难关心和帮助解决,直接关系到独居老人的生活水平,生命质量和社会和谐。虽说高校独居老人衣食住等方面不用愁,但精神上的孤独却难以排遣。另外,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是最大的问题。独居老人需要日常生活的照料、精神上的关心慰藉、医疗方面的服务、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校退管会将在调研的基础上,拟订关于关爱我校独居老人生活的指导性意见,拟定“一对一”或“小老人”帮助“老老人”等帮扶措施。同时,也督促子女承担起关爱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杨慧群还特别介绍,在校领导的关心下,解决了枫林校区老同志活动场地问题。枫林校区13教室已修缮完工并投入使用。13教室一分为四,平了地面、吊了顶,配备了空调、吊扇、桌椅、公用饮水机、厕所等基本设施;
会议强调,退管工作联络员承担的是一项非常具体的工作,也很辛苦。杨慧群代表学校老龄工作职能部门,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和奉献精神,并希望联络员一如既往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培训会期间,与会者就二级退管分会的日常服务、旅游活动、经费使用、“两送”方式等进行了沟通与交流。
培训会议由校退管会副主任黄玮石主持,全校44个退管分会联络员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