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院系风采
  • 院系风采

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美好家园——记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王国安教授

来源:新闻晨报网站编辑:褚懿2025-08-1110语音加载中

8月6日,申城赤日炎炎,高温酷暑。我专程来到虹口区广中路街道虹祺花苑,采访业委会主任王国安。走进虹祺花苑小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充满着美丽和谐氛围。

门岗处保安和在旁居民听到要采访王国安,不由自主地竖出大拇指说,王教授是我们小区的大管家,大忙人,该宣传宣传了,我内心有了分量。

王国安是中共党员,从复旦大学教授岗位退休后,2012年临危受命担任小区业委会临时召集人,2013年起被推选为业委会主任至今,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业委会其他成员和广大业主一起,不断推动小区环境改善和管理优化,使虹祺花苑从一个设施老化、矛盾频发的老旧小区,逐步蜕变为和谐宜居的示范社区。

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小区”、“上海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全国幸福社区范例”等荣誉,业委会被评为2024年“虹口区品质业委会”。

王国安本人荣获“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退管工作老有所为精英奖”。

临危受命 勇挑重担

虹祺花苑建于1999年,5幢高层住宅,住户827户,曾是周边知名的商品房住宅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小区累积的问题不断显现,设施老化、物业管理松散、业主与物业矛盾等逐渐暴露。第一、第二两届业委会相继解散瘫痪,小区一度陷入管理真空,垃圾堆积、停车混乱、治安隐患等问题接踵而至。 

作为一名在虹祺花苑居住了十余年的老业主,王国安深知小区问题的症结所在,更明白业委会工作繁琐且容易“吃力不讨好”,但他还是站了出来。 “小区是我们的家,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站出来,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王国安回忆当初的决定时说道。 

   迎难而上 推动物业改革 

上任后,王国安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改变小区脏乱差的局面,走上良性治理循环之路。首先,他提出了业委会应有的理念:“法治思维,责任意识,执行能力,民主作风。”获得了业委会全体成员和广大业主的认可。第二,确立小区运行规则:“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法规为纲,责职分明。”

充分依靠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三驾马车”作用,共商共议共治,小事分头干,大事共商议,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在治理上做文章,在优化上抓落实,实现“业主滿意,政府放心”的目标。在他倡导下,小区各种管理机制相继建立。物业管理逐渐规范,物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小区建立了业主满意度调查机制,经常组织物业与业主代表座谈,确保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要求物业实行精致化、精细化、常态化“三化”管理。小区环境显著改善,安保水平显著提高,业主满意度显著上升,小区物业费的交付率达到99%以上。

 办实事解难题 提升居住品质

王国安深知,业委会的工作不能停留在“守摊子”,而要主动作为,尽力为小区办实事、为业主谋福利。他和业委会其他委员一起梳理小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清单,并制定改造计划。

非机动车整治。虹祺花苑原先乱停车现象严重,甚至堵塞出入通道。他和业委会一起牵头物业推动非机动车乱停车整治。在物业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非机动车乱停的现象基本消除。小区统一安装了非机动车充电桩,既方便了业主充电,又改变了乱停车的状况。老旧小区较普遍存在的非机动车乱停车或进电梯的现象,在虹祺花苑几乎绝迹。

老旧设施翻新。小区健身器材破损、儿童游乐区老化,存在安全隐患,进行了更新换代。小区隐蔽而又极其重要的地下水泵房及设备,脏乱不堪,破损厉害,业委会同物业共同着手整治,如今焕然一新。

小区的绿化养护,布局优美,100%的覆盖率,更显示出小区管理的精细精致。

电梯更新换代。小区的15部电梯早已超龄运行,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换梯成了急需推动解决的重点工作。王国安和物业一起多方奔走,多次协调,得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2023年,30层高的1号楼三部电梯率先启动更换程序,业委会充分发挥楼宇骨干业主的自治作用。

大小会议开了十余次,补充筹集维修基金,并争取到政府补贴,历时9个月,经过多轮业主投票,以“政府补贴三分之一、业主筹集三分之一、小区维修基金支付三分之一”的出资方案,顺利推动了小区1号楼的电梯更新。

2024年6月三部电梯按计划竣工,得到居民一致称赞。 

透明公开 赢得业主信任 

业委会工作常会因财务不透明、决策不公开而引发争议。王国安上任后,坚持“阳光业委会”原则,所有公共收入收支明细、维修基金使用账目,业委会会议决定等,均向全体业主公示,重大事项必须经业主大会会议表决。

王国安认为“业委会的权力是业主赋予的,必须对大家负责。”他的坦诚和高效沟通赢得了业主的广泛信任,关心小区事务的业主也越来越多,小区业主大会会议,现在已做到了业主们自己到投票点领票、签票、投票,每次回收票都能达到80%以上。

热心公益 凝聚社区力量

业委会和居委、物业,经常一起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敬老助残、节日联欢等活动,增强了邻里凝聚力。受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和德岛大学的访学和工作经历的影响,王国安不仅积极推进小区垃圾分类试点探索,还在小区推动了“有害垃圾”的细分。

业委会和物业在社区党组织的支持下,小区设置有三个有害垃圾细分投放箱,业主可自行按照废灯管、废电池、过期药品、化学物品等分类投放,节省了小区产生的“有害垃圾”处置前的再次分拣时间,也有效避免了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二次伤害,这一举措被收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项目材料。

疫情期间,他带头组建“小区防疫工作8人工作小组”,协调物业工作人员和各楼志愿者,配合街道居委做好防疫消杀、物资配送,应急病号的运送。在这期间,王国安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2点才能停下来。他把小区治理看作是教书育人外的第二职业,这位全身心投入小区发展的“大管家”把827户业主利益凝聚在了一起。

“王主任做事认真,从不推诿,我们反映的问题他都会记下来,尽快解决。”业主们动情地说:“以前觉得业委会就是个形式,但王主任让我看到了真正为业主办事的实干家。”面对赞誉,王国安说:“业委会主任不是官,是志愿者,是服务员。只要业主满意,再累也得。”  

十年精心守护,十年奋力耕耘。王国安教授已将昔日教书育人情感全部转化为对小区的责任与担当。在谈到未来打算时,他感慨地说,小区的工作,离不开居委会和物业的互相支持协力,小区的很多工作都是靠物业和居委去做。现在小区各种设施日趋老化,还有很多事会提上业委会的议事日程;当下我们将重点做好剩余12部电梯的更新改造工作,着力打造和谐社区,推动小区的改造升级。

王国安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小区的治理工作中去,不负党组织和业主们的信任,让虹祺花苑成为更具幸福感的美丽家园。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