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疫”路相伴,旦星永耀——疫情下两代复旦人的隔空关爱纪实(一)

文字:孙永亭退休教职工工作处责编:褚懿2022-05-30300语音加载中

仰望复旦的星空,家国担当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20223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影响上海,313日起复旦大学实施了准封闭管理3月底4月初上海各小区也相继进入封闭管理模式,校内人员不能外出,退休老师足不出户。这给师生面对面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旦星永耀活动带来了严峻挑战旦星永耀项目中的老教授与同学们充分利用了电话、微信、腾讯会议等开展了更为充实、有效地交流和分享。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开启了两代复旦人的隔空关爱对话,一路相伴,共同守护



助眠偏方与志愿者

45月份,上海的疫情形势依然很严峻,买菜、就医等日常生活需要成为了很难满足的事情,第五小组的同学们很担心物理学系的潘笃武和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刘华云夫妇。他们多次询问两位老师在生活上存在什么困难和不便。每次,刘老师和潘老师总是言笑晏晏,和他们说不必担心,一切都好。彼此的关心问候都凝聚在这份助眠偏方的汇总和抗疫志愿者的激励中。

“潘老师,刘老师,您们好!现在因为疫情封控了,这是我们整理的疫情封控期间看病就医的一些信息和相关攻略,您们看一下是否有所帮助。非常时期,两位老教授多注意防护,可以随时在群里和我们联系,如果我们帮得上的一定全力帮助!听说刘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晚上容易失眠,这是我整理的朋友推荐给我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刘老师。”

——第五组李斯成同学


“我们也是经历过种种风雨艰难历练的老者,看到你及同学们都克服万难勇敢地加入到与疫情病毒战斗的志愿者队伍中,真为国家有你们这样年轻一代而高兴与自豪啊!我们也应该向你们学习才是啊!这里要给你们大大的点赞!同时在与病毒战斗中也要好好地保护好自己!”

——中国语言文学系刘华云老师

  


风物长宜放眼量——杂家讲坛

第三小组的同学每次与化学系王新民老师的对话,都感觉像经历一次心灵之旅。话语间,大家总会沉浸于王老师讲述的人生故事中,他的博学、温和、幽默、包容,都让学生们敬佩不已。王老师虽然已至耄耋之年,但他的心态很年轻,他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倾听年轻人的声音并给予尊重和理解。他被我们小组戏称为“杂家”,这个称谓的由来是因为教授文理兼通,而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下,这个“杂”字也体现了一份包容万千气象的胸怀。


和王老师的交流很轻松,他常和我们聊一些回家、和朋友见面、疫情等一些生活细事。我们有一个微信群聊,老教授也会和我们在群里互动,在一些节日里给我们送上祝福。经过这些线下或线上的交流,老教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很多故事,包括入党、写楹联、写杂文……他鼓励我们多读书,多学习,不要跟风,坚持走自己的路。在今后的生活中,我相信,我和我们小组的小伙伴也能带着他对我们的希望一路成长,一路高歌。

——第三组解道娟同学


感谢和老教授的几次交流,我想我最有感触的一点便是要坦然面对人生的境遇,培养自己的毅力,不管碰到什么失败都要能够挺得住。老教授半生坎坷,正是靠个人意志才得以稳定的生活,“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他嘱咐我们要锻炼心态,要多看书、多接触社会,从中吸取营养,不管碰到什么挫折,还要能有再站起来、再努力奋斗的勇气。在顺境中不可得意忘形,在逆境中切忌自暴自弃;顺境时抓住机遇,乘势快上,逆境时涵养胸襟,积蓄力量。无论什么都不可怕,要理智地面对,坦然地承受,并以足够的耐心和智慧,通过自身切实的努力,为未来做好准备。正所谓,“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第三组宋柳笛同学



纯粹 执着 激励

当小组第一次看到此活动招募推送时,都在想象着将有机会去走进一对智者的岁月,摘取漫漫岁月星空中最为闪亮的复旦星星,让他们的光继续在年轻一代的人生中闪耀,在一代代复旦人心中闪耀。很难想象五个月里,大家与生命科学学院的袁汉英老师、继续教育学院的陈炳元老师从盛冬走到初夏,相互陪伴中经历了疫情,在非常的时光中催发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如果让我用几个词来总括非常时期里这几次访谈留下的最深印象的话,我想会是纯粹和执着。光荣在党五十年,我们从袁老师的入党经历中看到了一位“听党话、跟党走”的优秀女青年的纯粹之心,而退休后当生科院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退管工作联络员都是老师的能力自信也是老师的感恩与责任之心;无论是在复旦生科院还是暂时在印度的学习与工作之旅,老师身上总有一股如她本人所言的执着,对待一件事情做了就要做到最好,所以当我第一次打开老师的工作成就文档时不得不感到赞叹:信念与坚持总是能给予人极大的力量。

——第二组刘惠同学


尽管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只能在线上与老师进行沟通,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心与心的交流。谈到科研,袁老师说:“我这个人有一点怪,我搞科研的时候有点任性和拼命三郎的精神,一头扎下去了,不去想什么得失待遇。”这样一番话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满是真诚,却是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

——第二组赵珊同学


事业无须惊天地,乌鸦反哺真诚心

从贵州的山区中走出,从贵州民族学院,到中央民族学院,再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杨建成老师一步步走来,他的坎坷经历使人动容,他的家国情怀亦令人深深感动。每次交谈,杨老师夫妇都热情地招待大家,感谢大家给予的关心和陪伴。其实,大家亦是从一次次陪伴、交谈中感悟到两位老人对于复旦、对于年轻人的殷切寄托和美好祝福,都在收获着,成长着。


杨教授虽然受到帕金森病的影响,与我们的交谈并不十分顺畅,但是我依然能够从他和爱人的叙述、眼神、肢体动作中读出他对于自身一路打拼以来的自豪、对于党和国家奉献的精神和对于复旦学校师生的关切。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聆听了杨教授从贵州山区到北京求学,后到复旦工作的全过程,对于老一辈艰难求学、立志报恩的情怀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

——第三组宋柳笛同学


杨教授是一个少数民族学生,独自一人外出求学、工作,是非常不易的。当他讲到刚进入复旦遇到的种种不适应时,我因为有相似的感受而深受触动,那时我真正感受到了与教授的过往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在他对过往的描述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党与国家对杨教授的帮助和杨教授深深的感激之情,这种真挚,是生活境遇相较于那个年代要优越得多的我们很难感受的到的。跳出自身时代的局限,这对我来说也是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吧。

——第三组宋舒扬同学


杨教授的人生经历特别打动我,也很激励我。他概括自己的一生是“知恩图报”,不忘记党的恩情,也希望尽己所能做出回报。“事业无须惊天地,乌鸦反哺真诚心。”正如杨教授在自述《感恩记忆》最后的小诗里所写的那样,我们应继承杨老的奉献牺牲精神,做好自己的事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组马睿、沈逸寒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