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语音播放」按钮可收听全文
再次点击可暂停播放
点击蓝色新闻标题可跳转至原文继续阅读
上海市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正分三个阶段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复旦大学充分发挥二级党委、党团支部、广大党员和干部的“三线联动”机制优势,把校园“动态清零”和安全稳定作为首要任务,统筹疫情防控与教学科研,同时未雨绸缪,为期末阶段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特殊时期的复旦校园,食堂成为最繁忙的角落。四校区在校师生2.6万余人,一日三餐,打包上门,靠的是一群人默默坚守,夜以继日,“火力全开”。一蔬一饭总关情。五一国际劳动节向坚守一线的食堂后勤员工致以诚挚问候与祝福!谢谢你们!“食堂的领导们对我们特别关心,大家就和一家人一样。每一句‘辛苦了’,对我们的意义都很重大。”学校准封闭管理后,马秀芸第一时间收到了学校配发生活物资和校领导的关心慰问,觉得心里暖暖的。每当看到年长的食堂负责人帮助年轻员工仔细穿戴防护用品、拉拉链。“坚持就是胜利。”马秀芸期盼疫情结束,让大家恢复平静的生活,与家人早日团聚。“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共渡难关。”
疫情期,她通过远程操作获得新突破,SCI论文即将发表!隔离期科研、志愿服务不断线
疫情期间,线下实验难,作为一名新工科学生,如何在有限的科研条件下实现成果最大化?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2020级硕士生程绮颖通过远程操作,让实验取得新突破,形成科研成果,一篇SCI论文发表在即。即使被隔离在外,她还是调整好心态,让科研、志愿服务不断线。
“3月中旬,收到学校即将进入准封闭管理的通知时,我和同学们立即调整校外实验室设备,确保能进行一定的远程操作。既然不能再进行线下实验,我决定利用这段时间,专心突破卷积和循环网络框架的部分。”4月4日,学校进入严格的封闭管理状态,程绮颖主动报名成为楼长,负责北区63号宿舍楼的统筹协调工作。4月16日,程绮颖与宿舍楼里三十几位不同院系的同学作为密切接者被转运到了常州,她再一次担任了常州集中隔离点的学生领队,在这期间承担了同学们与学校、与隔离点沟通协调的工作。在酒店隔离每天都要进行健康检测,同学们有心理压力。程绮颖帮同学奔走,对接物资、寻求酒店方和老师的帮助,解决同学们的生活问题,安抚同学情绪。
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疫情期间,在校园里有许多青年师生勇担重任,为平安校园坚持坚守,展现了新时代复旦青年的精神风貌。在这个致敬青春、礼赞青春的日子里,校党委书记焦扬与一线青年师生一起过节,向复旦青年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周亚明、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慰问。“感谢大家每天起早贪黑服务同学,你们是学校最有生气,同时承担很多责任的年轻人。大家的付出和努力学校都看在眼里,挂在心里。祝你们节日快乐。”在南区C区域网格前,焦扬一行慰问住楼辅导员,并就网格运行、区域活动空间开放等问题与辅导员们展开交流。“大家网格活动的空间够吗?”“开放了操场,活动空间变大,同学们很开心,更愿意下楼运动了”,焦扬很欣慰,希望更多的同学走进阳光、参加室外活动。
这位驻守方舱的复旦上医人,写了“口信”给奋战在一线抗疫的每一个人
“爸爸,你两个月没有回来啦,功课提交我全都会啦,昨天还评上了优秀作业呢,你休息的时候就能够看到啊……”这首名为《口信》的原创歌曲问世,词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叶尘宇说:“这首歌不光是写给医务人员的,而是写给所有在一线的战‘疫’人员。”“这就是一首类似于李春波唱的《一封家书》的歌,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将内心最真实的感触和牵挂娓娓道来。”叶尘宇将歌词发给了自己的同事、中山医院药剂科药师陆威,请他谱曲。两天后曲作好了,两人商量,决定再加上旁白的形式,让歌曲的层次更加丰富。
5月2日下午3点,一辆车厢长达17.5米满载货物的卡车驶入复旦校园。经过两天多的长途跋涉,这批由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筹措价值近50万元的6000份爱心物资从四川内江出发驰援2000公里之外的上海复旦。“希望这些物资,能让你们感受到来自一名党员、一位长辈的关怀和温暖,能为你们的疫情防控做出积极贡献。”一份看似简单的食品包,一封《致复旦学子慰问寄语》,凝聚黄老五人的热忱而善良的心,更包含他们对复旦人的殷切期盼。
在复旦大学综合楼前,赵老师正从口袋中拿出手机打开“随申办”APP,扫描贴在展板上的“场所码”。“嘀”的一声,随即手机弹出页面,扫码时间、健康码、核酸记录等信息一应俱全。像这样的“场所码”复旦大学已累计申请了232个,覆盖四大校区。按照“应申尽申、愿申尽申”原则,由教务处、图书馆、医学院党政办、总务处、保卫处、基础教育集团等部门发起申请的“场所码”分布在四大校区。场所主要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会议室、办公楼、体育场馆、学生活动中心、校门口等地。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冰心老人的这段话是对护理事业最好的诠释。2022年5月12日是第111个“5·12国际护士节”。在护士节来临之际,为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致敬疫情中坚守的医护人员,上海市护理学会2022年“杰出护理工作者”于近日揭晓。其中,护理学院夏海鸥、中山医院虞正红、华山医院黄碧红、儿科医院王佳丽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李敏等5位复旦上医人荣获该称号。
“让我先上!”复旦教授主动下沉社区一线,书写复旦人的抗疫担当
疫情以来,复旦大学不少教授在校外,在社区主动下沉一线,化身为社区志愿者,在抗疫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集志愿星光,汇成璀璨星河。参加社区抗疫一线工作的,不仅有复旦的在职教授、老师,退休老教授也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里。“我正在追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崇高境界。”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许晓明教授说。而他,自退休以来,确实一直在践行着这个理念。
3月28日,许晓明一看到党员到社区一线报到的号召,就在“先锋上海”小程序上,向虹口区江湾镇街道社区进行报到。两天后,他邀请离退休党支部的另一名党员,一起到居委会亮身份,要求给他们分配工作。4月3日许晓明上岗了。小区封控期间,居民团购、外卖和快递都需要进行收存、整理和分发。他就在小区门口配合物业,对这些物品进行消毒、放到架子上静置,然后再整理、分发到每一个单元的楼下,并通知居民到楼栋里领取。“今后我将始终牢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继续努力工作、服务大家。”许晓明说。
北京时间5月14日凌晨,在刚刚结束的2022国际公共演讲比赛(IPSC,International Public Speaking Competition,下文简称:IPSC)全球总决赛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20级本科生杨康绮,与来自全球3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选手同台竞技,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获得全球总冠军。这是继1996年刘欣、2005年夏鹏后,中国大陆选手时隔17年后第三次在世界英语演讲大赛中捧得冠军奖杯。“我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时丽娜老师,从我大一刚入学开始,就在演讲的这条路上对我带来很多的指导和鼓励,从专业的技巧到精神上的支持,给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帮助。我还要感谢学校所有为我提供过支持的老师和同学,再要感谢我的室友,因为过去的两个月,在寝室备赛的过程中会比较吵,也很感谢她们比较包容。”
公共自习空间开放试运行第一天!焦扬、金力等校领导走访调研开放情况
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学校于5月14日试行开放寝室楼宇内部公共自习空间和用于学生自习的教学楼。上午,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分头走访调研网格内公共自习空间开放情况。常务副校长许征、党委常务副书记周亚明、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副校长汪源源等校领导及相关部处负责人随同调研。“现在志愿者活动会占用你们多少时间,学业可以兼顾吗?”“大概两个小时,我们有些志愿者会带学习资料,在不忙的时候随时翻看。”焦扬与负责第四教学楼的志愿者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博士研究生许亚云交谈,叮嘱要继续提醒同学们带好口罩,保持好距离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