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院系风采
  • 院系风采

基础医学院三个退休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供稿:曹银祥、李文彦、陈欣来源:基础医学院责编:褚懿2023-11-26217语音加载中

2023年11月17日,基础医学院的三个退休党支部在学院会议室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主题为“支教精神代代相传”,共计24名党员出席。

会议由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李文彦主持,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姜宴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对这种形式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会议首先由退休第二党支部党员李瑞锡教授作主题报告,介绍他响应“银龄援西计划”,赴滇西支教的感人事迹。他先从学科传承说起,回顾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学科的发展历史。他谈到,我校解剖学科源于1927年建校之初的解剖学科,先后经历了建校早期的艰难创业(1927-1949)、解放初期至文革前的学科发展(1949-1966)、十年浩劫后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后的重新振兴(1977-1999)等历史阶段。解剖学科的学科奠基人张鋆、王有琪、齐登科和郑思竞等国内外著名的解剖学家为学科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后辈应该永远铭记他们。

接着,李瑞锡教授介绍了他响应“银龄援西计划”,赴滇西支教的经历。退休不久,李瑞锡教授接到了新的任务。当复旦大学退休教职工工作处周桂发处长和基础医学院姜宴副书记找到他,希望他参加教育部“银龄援西计划”时,李瑞锡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夫人也非常支持他,成了他坚强的后盾。

李瑞锡教授在云南大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一年半的支教期间,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严谨求实,乐于奉献,受到了滇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支教期间,他不怕苦、不怕累,负责了《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神经科学基础》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他还为滇西大建立了学生给“大体老师”献花、静默、宣誓的仪式。他说:“强调这种仪式感,是为了让医学生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知道自己未来肩负着呵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

除了学生教育外,他将更多精力放到师资培养和教研活动制度建设上。他将自己20年不变的“提前”铁律言传身教给当地青年教师,坚持提前10分钟到教室检查所有教学标本和设备条件,并自己动手操作一遍。他倡导集体备课、集体学习,为学院全体教职工开展讲座。他指导青年教师编写教研活动计划,要求计划细致到每周活动的具体时间、主题和发言的教师。

李瑞锡教授作为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与数字解剖学分会主任委员,在疫情期间的2022年6月,以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与数字解剖学分会的名义,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举办《系统解剖学》高级师资进修班和在大理大学举办《局部解剖学》高级师资进修班,邀请全国17名教授来授课。两个进修班为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培养4名专任教师,更为大理大学以及我国西南地区医学高校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解剖学教师。

离开滇西大前,李瑞锡教授将汇集自己教学心血的15本主编或参编的书籍、全套解剖学课程的课件、精心制作的图谱原图、白大衣、复旦上医基础医学院的人体骨身标本、解剖器械等,送给了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

滇西大高度评价李瑞锡教授在援派期间的工作实绩,赞赏李瑞锡教授是一位将“鱼”与“渔”都送给滇西大的好老师,认为他的到来,为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带来了复旦大学的优良学风、复旦大学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滇西大健康科技学院的解剖学学科,有了明确的前进和发展方向。

随后,基础医学院前院长郭慕依教授和老教协基础医学院分会前会长朱运松教授相继讲述了他们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援建西藏医学院的感人故事。



郭慕依教授和朱运松教授在青年时代响应党的号召,光荣地加入了援藏队伍。在西藏支教期间,两位教授均经历了各种磨难和历练。他们用毅力闯过了高原反应这一关,逐渐地适应当地的生活和工作。西藏的衣食住行各种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但他们都扛过去了。两位教授在援藏期间为当地的教学和医疗做了很多工作,展现了上海年轻教师的才华和风采。

聆听了三位教授的发言后,与会党员进行了学习交流。殷莲华老师结合自己陕西支教的经历谈了自己的体会。第一党支部书记曹银祥和第三党支部书记陈欣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各位支教老教授的感谢和崇敬之情。指出:李瑞锡教授在完成半年的援滇任务后,考虑到滇西大师资的现状,继续留下来培养师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大家谈到:李瑞锡教授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无私地将自己积累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年轻人,这种精神值得大大弘扬。

这次主题党日使同志们更深入领会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的内涵,进而认识到新时代的支教精神实质是“西迁精神”的延续,愿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活动主题鲜明,讨论热烈,效果良好,做到了资源共享,交流面拓宽,值得继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