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党史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记哲学学院金邦秋教授
周家雅
哲学学院老党员金邦秋教授退休十年来,笔耕不辍。将研究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为己任。自今年5月以来,他多次参加庆祝建党90周年各类学术活动,并有多篇论文获奖。
5月初,金教授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发表了《论张闻天的哲学思维方法及其当代意义》一文。6月份,他参加了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召开的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共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的文章《李大钊:中共创建的思想奠基者——兼论其哲学思想》入选研讨会论文集。他撰写的《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的演进历程及其现实意义》一文被《学术月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增刊收录,获上海市社联优秀论文奖(因本奖项是上海市社联庆祝建党90周年学术活动的征集项目,不设等级);更可喜的是,该文拟在全国社科核心刊物《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7月)上发表。《论瞿秋白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功绩》一文,刊登在《探索与争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刊上,该文在上海市社联庆祝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评选中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并收进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2011年6月版)一书中。
此外,金教授还多次参加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党史学会、上海哲学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的理论研讨会,研究党的重大历史活动、重要历史人物和党的建设等理论问题。
金教授已有50年党龄,年届古稀。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将爱党之心、为党之情付诸于理论研究中。诸多文章为建党90周年献礼,为党建提供理论支撑,彰显了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