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褚懿 摄影:孙永亭
复旦大学2015年退休工作会议于3月20日上午在邯郸校区老年活动室举行。全校各单位退管工作联系人、联络员和老教授/退(离)休教师协会理事等共160余人出席,校退管会常务副主任杨慧群主持会议。
校退管会副主任许丽红总结了我校2015年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工作。在校党委领导下,在各单位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亲身参与下,本次总共走访慰问了870余人,约占全校退休教职工的18%。校党委副书记陈立民和副校长桂永浩分别走访慰问了十余位老劳模、老教授、生活困难和身患大病重病的退休职工。校退管会专职干部共走访了48名。
经调研排摸,本次“送温暖”全校有317位重点关心对象,2014下半年患病住院者有127位。其中,患恶性肿瘤的有32名,占总数的25%。与去年相比,增加了94人。随着高龄人群数量的增长,需要重点关心的人数将不断增多,我校为老服务的任务将越来越重。
校退管会副主任黄玮石介绍了复旦老年大学、老年学理论研究班和老年社团活动情况。2014年复旦老年大学招生2349人次,其中复旦教职工和家属592人次,占比25.2%。新开5个班级,关停6个班级,总共10个门类76个班级。去年学校拨款40万元完成了银发科教楼的外墙和基础设施的修缮项目,另获上海市教委资助项目10万元建立了成果展示室。在教学管理方面实施了学员持身份证报名制度及教师讲课费进卡制度,全年学费等收入全部进入学校大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推行校园开放日及讲座日活动,全年共举办讲座10场次,并择优开设新班。有序推进学分银行及学习团队的申报工作。并于6月成立了上海市老年大学复旦分校志愿者工作站,发挥志愿者在提高教学质量参与教学管理等活动中的骨干作用。
复旦老年学理论研究组/老年大学理论研究班成立至今已经整整十年,硕果累累,每年有论文获奖,我校每年都被评为上海市高校系统优秀组织奖。2014年上报上海市退管系统理论研究论文14篇,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并荣获团体“优秀组织奖”,在全市高校中继续荣登榜首。今年结合复旦110周年校庆活动,除了正常活动外,将组织专题研究会,并继续坚持做好论文报送工作,还将编辑2010-2014年度获奖优秀论文集。
黄玮石还详述了2015年老年社团活动安排和校医院专家门诊时间安排(定于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下午,详见退管会网站“通知公告栏”)。
校退管会常务副主任杨慧群通报了2015年春季学校工作会议精神,传达了许宁生校长、朱之文书记讲话的主要内容。2015年学校行政工作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为主线,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启动“一流大学”计划建设,抓好专项工作,着力促进重点发展;抓好学校规划编制与规划建设,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抓好综合改革方案编制,有序推进综合改革;落实巡视整改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扎实完成若干师生重点关注事项,为师生办实事好事;组织开展好110周年校庆活动,调动校友和社会各方资源支持学校发展。2015年校党委工作要点是: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狠抓改革举措的推进与落实;认真落实中央59号文件精神,扎实抓好宣传思想工作;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和管理监督;以支部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基层党建;深化中央专项巡视整改,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110周年校庆为契机,营造学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杨慧群在布置2015年退休工作要点时,从落实好待遇、服务好生活、发挥好作用、创造好条件四个方面阐述了今年16项具体工作:1.多角度给予退休教职工政治上的关心;2.坚持校情通报和校务公开制度;3.继续由学校全额出资购买保障服务;4.落实好高龄老人生活待遇;5. 坚持经费保障机制;6.把“送清凉送温暖”当作党和学校的民心工程来认真组织实施;7.坚持专职干部走访慰问制度;8.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机制;9.开展调查研究,关注重点人群;10.丰富敬老月活动;11.拟以家属区为重点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12.开展联络员业务培训活动;13.以多种形式丰富退休人员精神文化生活;14.开展理论研究和征文活动,继续办好老年大学;15.开展专项调研,指导和推进面上工作;16.发扬成绩鼓励先进,开展2012—2014年度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推荐评选活动。
最后,校退管会常务副主任杨慧群还通报了学校干部人事任免情况,并介绍了2015年离退休工作调研的重点:1.二级单位退休人员福利情况;2.医疗帮困政策措施;3.部份退休人员相关养老金待遇落实问题;4.老龄委常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