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概览

要闻概览

复旦要闻概览(2022.12.05-2023.01.15)

来源:复旦&上医 新闻网&公众号责编:褚懿发布时间:2023-01-161659语音加载中

复旦大学第一批学科学术发展中心成立!共20家,院士名家领衔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复旦大学第一批学科学术发展中心成立,共20家,由两院院士、文科资深教授、专家学者领衔,涵盖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医科。这对学校学科发展与管理,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12月6日下午,复旦大学举行学科学术发展中心启动会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强化“双一流”学科发展动能工作交流会。

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裘新,校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副校长陈志敏、徐雷,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校相关学科的两院院士,文科资深教授,以及各二级院系、实体运行科研机构、附属医院负责人出席会议。副校长汪源源主持会议。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上海市“一带一路”亚太地区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为应对这一挑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了由我校张人禾院士领衔的“碳中和背景下亚太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和公众健康影响风险和治理”“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

12月6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会议在复旦大学逸夫楼召开,来自国内外140余位专家学者在复旦大学主会场或通过线上出席会议。

“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依托复旦大学“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国际卓越中心、国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预测”研究计划(MAP-AQ)亚洲区域办公室,联合蒙古、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等亚太五国科研和大学机构共同建立,将努力在科技创新、技术支撑、技术辐射与能力建设、合作示范,决策支撑与科学治理咨询等方面追求卓越,建立起一个基于气候治理,立足区域、面向全球的一流国际合作网络,共同提升区域科学治理的能力与水平。


再布局再完善!复旦大学举行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两大工程”二期工作推进会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复旦大学在新征程新起点上谋划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二期吹响了“冲锋号”。

如何在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做强“两大工程”二期?12月7日下午,复旦大学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两大工程”二期工作推进会在光华楼东辅楼1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焦扬,副校长陈志敏,二期各序列牵头人、项目负责人以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焦扬带领全体专家一起研学了二十大精神。焦扬指出,“两大工程”一期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坚持“四立四出”,不断在厚学立论中出思想,在铸魂立德中出人才,在咨政立言中出成果,在固本立新中出机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推进会议由陈志敏主持,分为二期项目负责专家全体会议和二期各序列牵头人会议两大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推进二期项目交流认识体会及工作思路。


三位复旦人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

12月8日上午,上海市政府今天举行2022年“上海市荣誉市民”“白玉兰荣誉奖”颁授仪式。上海市市长龚正为获奖者及代表颁授奖章、证书,并会见了“荣誉市民”。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卡西莫·斑比(Cosimo Bambi)、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教授麦克·法利·莫耶(Michael Farley Moyers)荣获本年度“白玉兰荣誉奖”。复旦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物理学系、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相关负责人在仪式现场共同见证。

今年获得“白玉兰荣誉奖”的外籍人士中,还有一位复旦校友。上海和睦家医院高级助理骨科医生阿思势(Ashish Maskay)是2003级华山医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他在仪式上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与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签署合作协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12月14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与香港中文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联合研究中心合作框架下,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打造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与香港中文大学的交流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陈伟仪,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院长金力,复旦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沈国麟见证签约。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学院院长陈文乐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执行院长林鑫华,在线签署合作协议。段崇智、金力先后致辞。随后,双方就协议内容与未来合作目标进行交流。


多方关心,用情服务,守护好老同志的健康与安全!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老年群体是需要重点关心防护的群体。学校党委坚决贯彻落实“生命至上、师生至上”理念,坚持将做好老教授老同志疫情防控与师生防控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全力维护广大老教师老同志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11月28日,在全校分党委书记和部处长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上,校党委书记焦扬强调,全校要高度重视离退休教职工群体疫情防控工作。各分党委要带头扛起责任,做好疫苗接种的宣教和动员,加强对老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

12月13日,学校党委召开离退休教职工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焦扬指出,老同志是学校的宝贵财富,离退休教职工的疫情防控工作是校园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在思想、宣传和行动上切实加强对离退休教职工的关心关爱。

她强调,要发挥组织系统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三线联动”机制优势,压实压紧院系分党委“中场线”和各离退休党支部“生命线”作用,建立工作台账,全面细致排摸高龄、孤寡、独居、失能,以及尚未接种疫苗老人的情况,对重点关心人群“一对一”保持联系。


复旦大学多位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当选为民主党派中央委员,葛均波履新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12月,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相继召开。复旦大学多位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当选为各民主党派中央新一届委员会委员。其中,葛均波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丁光宏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吴晓晖、朱同玉、沈维孝、郭坤宇、徐丛剑、孙立坚、钱菊英、周磊、雷群英当选为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致敬校园健康的守护者!焦扬、金力走访慰问学校坚守一线员工

12月29日,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走访本部校区,慰问、关心非常时期坚守学校一线的员工,并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新年问候与节日祝福。副校长汪源源及相关部处负责人陪同慰问。

中午,焦扬首先来到本部校区校医院,询问近期工作开展情况及人员身体健康状况,与院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在校师生健康概况及校医院药品物资储备情况,并慰问每一位值班医生、护士,向大家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表示衷心感谢。

随后,焦扬前往复宣酒店、燕园宾馆健康驿站走访调研,详细了解驿站中安置新冠感染学生的保障情况,得知目前驿站运转有序、同学们健康状态平稳、生活学习有保障后表示,“父母把同学托付给学校,我们一定要守护保障好”,要求大家更好服务、保护好同学的健康安全。

中午,金力前往旦苑食堂,听取总务处对食堂近期餐饮供应、员工健康等情况的介绍,慰问坚守一线的食堂员工,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暖心服务。

“既要照顾同学又要兼顾自身,大家辛苦了,谢谢你们!”金力先后前往燕园、复宣两处健康驿站走访调研,慰问驿站员工,听取驿站负责人介绍基本情况,关心驿站内学生健康状态、了解学生学习生活需求。


4位复旦上医专家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增聘学部委员名单发布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增聘学部委员名单发布。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选聘办法》,中国医学科学院完成2022年学部委员增聘工作,计70名杰出专家获聘,其中4位复旦上医专家入选!

临床医学部:顾玉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专业领域:手外科、显微外科学;周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业领域:肝癌和肝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基础医学与生物学部:王以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专业领域:神经生物学;袁正宏:复旦大学,专业领域:医学病毒学。



2023年复旦大学新年贺词

冬寒将尽,春归有期。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党委书记焦扬和校长金力向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广大海内外校友校董和长期关心支持复旦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新年美好健康的祝福!

过去一年,我们共同见证党和国家的历史性时刻,不禁感慨万千、心潮澎湃。过去一年,“第一个复旦”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学校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万象更新。过去一年,最令我们骄傲和振奋的,是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的无数复旦人。

让我们无比悲伤和遗憾的是,杨福家、王威琪等名师大家在这一年相继离世,但他们的精神永远闪耀在复旦百年星空,指引前行路。又有一批新时代复旦教师接过前人旗帜,追求真理、潜心育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科学探索奖等,生动诠释了“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品格,这是复旦之幸、也是复旦学子之幸。

即将迎来2023,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初心不改、信心满满。新的一年,学校将召开第十六次党代会,进一步举旗定向、擘画蓝图,团结引领全体复旦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朝着“第一个复旦”的高远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初心不改、斗志昂扬,推进“第一个复旦”建设!复旦2022年校务委员会会议召开

1月6日上午,复旦大学2022年度校务委员会会议在光华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校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焦扬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金力通报“第一个复旦”建设开展情况。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周亚明通报学校人才工作的新政策。陆昉、彭希哲、桂永浩、许宁生、吴晓明、龚新高、张军、陈建民、章清、刘季平、毛天婵、邱润瑄等12位校务委员,先后围绕如何加快建设“第一个复旦”,结合实际工作从学校整体战略、学科建设、人才强校、人才培养等不同角度展开交流讨论、提出意见建议。

焦扬向各位委员表示感谢,秘书处会认真整理这些意见建议,会同相关条线和部门逐条研究论证,尽可能吸纳。学校党委正在全面总结过去一年,谋划新一年工作,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十分有帮助。随后,她向各位委员通报了2022年学校工作五个方面的大事。她表示,当前,面对疫情高峰严峻考验,学校党委坚持师生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保障师生和离退休教职工健康平安,做好离校返乡工作和留校学生关心关爱。

金力对委员们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向大家介绍道,过去一年围绕党的领导、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才工作、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医学建设等“第一个复旦”建设各领域核心问题,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第一个复旦”建设系列研讨,其中结合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人才工作会议、规划与“双一流”学科建设大会、教材工作推进会等举办了6次全校层面研讨,召开教师工作、学生工作、校外合作、医学学科建设、医学人才培养、附属医院建设等11场专题研讨会。

周亚明表示,建设“第一个复旦”,必须以学科发展为引领、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资源配套改革为动力,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随后,他对学校研究出台“战略人才引进、战略人才培育、人才资源包”等三项人才工作新政策进行了系统解读,详细介绍人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改革举措,希望通过实施人才工作新政策,加快促进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成长沃土,让优秀人才“引得好、育得快、用得上”,更好服务“第一个复旦”建设。


打造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复旦大学2022年度院系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举行

1月6日下午,复旦大学2022年度院系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等校党政领导出席会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小龙到会指导。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周亚明主持会议。

会前,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各二级党组织书记撰写了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校党委研究确定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哲学学院、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化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图书馆等11家单位的10位党组织书记进行现场述职,材料科学系、高分子科学系两家单位党委书记结合去年述职评议后推动薄弱环节整改落实的情况作现场汇报。

会上,焦扬以“一述一评”的方式,对各单位党建工作和党组织书记现场述职进行了逐一点评。参会同志也对各述职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评议,并填写了测评表。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机关党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全国和上海市“两代表一委员”、部分校党代会代表、院长(系主任)代表,党支部书记代表,师生党员代表等出席会议。


推动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实现资源整合与赋能!第二届光华论坛举行

生命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复旦人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1月7日,由复旦大学校友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主办的第二届光华论坛在上海举行,聚焦“生命健康,科创先行”主题,邀请学术及业界的杰出代表,开展高端交流与对话,推动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跨背景的资源整合与赋能。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上医杰出校友韩启德从校友会的建设主体谈起,提出要把握好校友主动性这一根本原则,要使校友们感觉加入校友会有意思、有兴趣、有收获,从而增强校友会凝聚力。只有服务好校友,才能助力母校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向本次活动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专家,参会的各位校友、嘉宾致以新春问候。他表示,分会成立一年以来,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背景的资源整合与赋能,推动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期望光华论坛越办越好,成为校友促进母校学科交叉融合、科创文化培育的一大示范项目。他希望分会进一步涵育校友文化,光大复旦精神;进一步促进校友交流,增强广大会员的获得感;进一步汇聚校友与校友之友的资源,助力母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史诗中续写新辉煌。


复旦大学首个地方研究院泰州研究院走过15年

“2007年,以“泰州人群健康跟踪调查”项目起步,在时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金力的带领下,一支十余人的复旦研究团队扎根泰州,开启了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的凿空探索。

筚路蓝缕,精耕细作。15年后的今天,他们逐步建立了国内单一地区最大的人群队列——“泰州队列”,这响当当的四个字正成为一张享誉国内外的泰州名片。

为保障“泰州队列”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起步的同时,复旦大学和泰州市政府开创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以队列研究为专职工作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复旦大学首个地方研究院——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

依托“泰州队列”,这所新型研发机构从600平方米的厂房启航,向着星辰大海出发,正成长为集资源平台、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开放性科研平台。


这四位复旦科学家,获首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首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名单揭晓,复旦大学共有4位科学家榜上有名。物理学系教授张远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鲁伯埙、上海数学中心教授沈维孝、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徐彦辉,凭借在各自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脱颖而出。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项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公司出资、公益属性、独立运营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项目旨在支持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基础研究,长期稳定地专注自由探索,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聚焦教育、人才、科创,这是上海两会上的复旦声音!

1月10日,上海两会大幕拉开,来自复旦大学的8位市人大代表、18位市政协委员出席会议。我校全国政协委员受邀列席会议。围绕上海发展大事大计、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复旦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复旦将人才工作摆在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党政齐心,全校形成合力,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人才计划,既有党委综合的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有战略人才引进工作政策、战略人才培育工作政策,还有向基层下放资源、调动各级人才工作积极性的“资源包政策”,希望对人才既引又育、引育结合,让在复旦校园每一个人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后五年,高质量教育体系总体建成,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球城市先进水平。“从目前来看,教育的财政投入、师资力量、环境等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说,师资力量包括教师质量与师生比,尤其是小学教育,要给孩子们营造出个性化发展的环境,最好是一个老师对十几个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围绕如何健全科技金融支持体系问题,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介绍,统计数据显示,上海高水平科研成果、海外人才吸引力等领域排在国内前列,但科创企业活力不足,尤其是缺少全球和全国的领军科创企业,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一大短板,这既有产业和企业的原因,也有金融支持不够的问题。上海金融要素齐全,市场完备,但服务科技创新仍需进一步发力。

在市政协专题会议分组讨论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执行院长田梅提到,后基因组时代,我国科学家牵头的“人类表型组”已被学界认为是继“基因组”之后的下一个“大科学”,将成为生命健康领域的战略制高点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楼在绿荫中,人处花海里”,已经成为事实。但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陆帅注意到,在上海市居住区高大乔木的布局方面,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出现了由于树形增长过大过快、枝叶生长过密的情形,直接影响了居民居住房屋安全、通风、通行等。针对这一问题,他针对本市居住区高大乔木布局优化进行提案。

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陈新对于民生问题尤为关注,在本届两会上提交两份相关提案。第一份关于养老,他与多名委员联名提案《关于构建15分钟生活圈内社区失能老人康复服务体系的建议》。第二份提案则关于早点,各种特色小吃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而早点更是城市烟火气的体现。


履职尽责担使命 凝心聚力献良策!来听市两会上的复旦上医声音

近期,市、区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相继召开。复旦上医的代表委员们克服困难,结合专业优势,围绕新冠疫情、医药卫生、教育培训、区域发展等热点话题履职建言,贡献着复旦上医人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发出“复旦声音”。

上海市人大和政协会议进行过程中,代表和委员们认真履职,参与小组讨论,并通过媒体互动等形式向公众展示了自身对社会发展的见解。在1月14日举行的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吴晓晖被选为市政协常委。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物理学系教授龚新高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月14日,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代表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5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实行差额选举。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物理学系教授龚新高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